提案提出者: 彭晓红 提案号: 0426
标题: 关于将红十字救护纳入院前急救体系建设的建议
提案内容:
  我国每年有心脏骤停患者100万余人、死亡54.4万人;南通2023年急性心肌梗死致死人数为2076人,而且60%以上都发生在医院外。心脏骤停已成为威胁当代人类生命、健康最凶险的杀手。发生心脏骤停之后,患者脑血流会突然中断,10秒左右出现意识丧失的情况,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和除颤等急救措施,以提高生存率和改善预后。遇到心脏骤停时,人们的第一反应是拨打120电话。目前我市城区120救护车到达事发地平均时间为9分零8秒,但心脏骤停患者“黄金急救时间”只有4分钟,超过4分钟患者脑细胞会因缺血、缺氧而出现不可逆的损伤,超过10分钟会出现脑死亡甚至丧命。另一方面,我市有数量众多的红十字救护员和1600多台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可参与心脏骤停患者急救,但供需对接基本靠“碰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卫生健康和红十字工作都以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为宗旨。在“黄金4分钟”内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心脏除颤,是抢救生命的重要举措。为及时挽救生命,有效提升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康复率,建议将红十字救护纳入卫健系统院前急救体系建设。
  一是成立红十字救护志愿队。截止2024年底,市红十字会已开展应急救护培训359.34万人,其中救护员持证培训215.38万人。参加过应急救护培训的市民,具备对心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心脏除颤的技能,而且大部分人愿意在紧急情况下出手相救。近年来,媒体报道了多起我市群众在公共场所用心肺复苏术和AED除颤,成功施救心跳骤停患者的事例。市红十字系统可以组建红十字救护志愿队,广泛动员具有红十字救护员证或初级救护员证的热心市民加入,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听从统一调遣,关键时刻参与心跳骤停患者的现场急救。
  二是建立全市AED数据库,依托120急救信息系统建设AED数据库,存储全市AED的数量、位置、型号、状态、产权等信息,形成全市AED“一张图”。信息系统提供统一接口,对接各AED厂商监控平台,实时监测、掌握全市1600多台AED的电池状态、有效期等动态信息,监督厂商定期维护AED,确保这一救命神器拿来即可用。
  三是完善120急救信息系统。在120急救信息系统中增加应急救护模块,将红十字救护志愿者联系方式、实时位置和AED位置等信息录入其中,同时开发可供志愿者登录的手机APP或微信平台。系统完善后,有意愿且条件允许的红十字救护志愿者可登录急救平台,随时待命。当市急救中心接到120求救电话时,平台能自动给事发地500米范围内在线的红十字救护志愿者发送求救信号和附近AED位置信息,让志愿者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实施生命救护,实现“患者—120—急救志愿者—AED—医院”的一体化管理,解决心脏骤停患者和红十字救护员、AED供需对接失调问题。
  
承办单位: 主办: 卫生健康委员会 协办: 红十字会
答复日期:
答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