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提出者: 徐嘉键 提案号: 0433
标题: 关于“培育和壮大链主企业,助推南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提案
提案内容:
  一是辐射带动能力还不够强。部分链主企业上下游配套还不完全在本地,还存在竭尽所能压缩配套企业利润空间,不能与配套企业共生共长的现象。县市(区)各自明确的链主企业,主要还是看企业规模,还没有从产业链牵引力等方面综合考虑。
  二是链主企业还不够多。我市明确的六大产业集群链主企业仅35家,有的投资规模还不算大,处于领军地位的其他准链主企业还比较少。
  三是创新水平还不够高。我市链主企业领先的行业主要体现为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产值占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未来产业发展速度和投资规模与苏南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四是核心竞争力还不够硬。我市链主企业通过供应链向配套企业传导创新压力,推动整个产业链创新发展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
  五是经营形势还不够乐观。我市有些链主企业经营业绩呈现下降趋势,个别下降幅度还比较大,这对整个产业链都形成一定冲击,产业集群抗风险能力下降。
  
  一是强化辐射带动,做牵引发展的“引导者”。在链主企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方面,建立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估相结合的遴选标准体系,依此构建起“链主”企业——潜在“链主”企业——未来“链主”企业的三级培育体系。政府部门和商会、行业协会定期组织本地区企业开展联谊、座谈,为企业增进了解、开展协作创造条件。优化扶持激励政策,由扶持链主企业,改为对包括链主企业在内链上企业的扶持。
  二是强化要素保障,做产业生态的“聚合者”。加大对链主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将区域重点链主企业纳入上市培育计划,“一企一策”,协助加快上市步伐。充分利用各种展会,及区域内海内外有影响的侨胞,支持链主企业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在总部留在国内的前提下,鼓励支持企业向“一带一路”沿线等国家转移剩余产能,为链主企业走向国际创造条件。对在当地有一定数量上下游配套企业,为地方经济作出特殊贡献的链主企业,党委、政府给予奖励和待遇,包括政治待遇。
  三是强化技术支持,做协同创新的“推动者”。探索建立各级领导“链长”挂帅、龙头企业“链主”引领、高校科研机构“链创”支撑的工作机制。认真梳理和分析我市各大产业链在核心技术、关键环节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和发展瓶颈,利用政府资源与链主企业协同组建技术攻关团队。鼓励链主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上下游核心配套企业组建协同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好政府产业基金的引领作用,建立有政府产业基金参与的,链主企业、上下游关键配套企业和社会资本共同投入的产业链研发基金。
  四是强化引才汇智,做招贤纳士的“服务者”。深入探索优化“企业自荐、政府认定”的人才综合评价模式,帮助产业链各企业引才留才,持续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促进人才柔性流动,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以兼职、挂职、项目合作等方式来我市产业链链上企业工作。“以奖代补”鼓励和支持链上企业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鼓励和支持南通高职院校与我市产业链链上企业共建大学生实训基地。
  五是强化招大引强,做筑峰强链的“建构者”。根据我市“4+2+X”产业体系,大力招引区外链主企业,为其在通投资成为制造基地、出口基地,甚至研发基地、新产品基地、产业链协同基地创造条件,争取早日成为本地产业链链主企业。主动对接国际国内最高层次行业组织,积极实施“链主招、招链主”行动,争取更多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来通投资兴业。用好产业引导基金,通过与风投创投机构、私募股权基金合作等,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产业链项目投资,帮助链上企业突破资金瓶颈。
  
承办单位: 主办: 工业和信息化局 协办: 工商联
答复日期:
答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