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提出者: 沈建宏 提案号: 0442
标题: 关于在南通市全面推行学校社会工作服务机制的提案
提案内容: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地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新形势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严峻化趋势,现有的学校心理服务机制已难以有效应对。南通是全国闻名的教育强市,市区多数中小学设立心理咨询室并配备心理教师,但普遍存在利用率不高、心理教师忙于行政工作且专业能力有限等问题,服务成效不显。2011年起,苏州、南京等地积极探索学校社会工作服务。2023年,太仓在省内率先实现初高级中学“一校一社工”全覆盖,涉及20所初高中学校,覆盖学生3.1万人。据统计,近3年,太仓市学生极端事件占比从5.3%下降至2.8%,成效显著,该项目获评2024年中国基础教育创新案例。
  
  一、建立多方联动机制,明确责任分工
  由市教育局牵头,联合市委社会工作部等部门,共同推动南通市学校社会工作起稳向好。教育部门负责总体规划、项目立项、政策落实、监管及效果评估等工作,制定服务内容框架与规范。社会工作部门负责遴选、监管专业社工机构,制定服务质量标准及督导规范,确保专业性。专业社工机构作为执行方,负责派驻驻校社工,协助建章立制、队伍建设、培训督导、项目执行。学校配合驻校社工,重点加强班主任、心理辅导员等群体的专业培训,提升其识别学生早期异常和初步干预能力。
  二、科学建立服务机制,稳步推进探索
  (一)科学全面推进
  由教育部门会同社会工作、财政等部门,结合南通实际,综合考虑学校类型、区域分布、学生特点等内容,审慎制定科学可行的全面推进方案。
  (二)规范购买服务
  通过公开、规范的政府购买服务程序,委托经社会工作部门遴选的专业社工机构承接试点项目。签订服务合同,明确服务目标、内容、标准、周期、评估方式及各方权责。
  (三)建立监测评估
  成立由教育局、社会工作部牵头,学校、专家共同参与的评估小组,全过程参与动态监测,重点关注学生心理状况、危机事件、家校互动、教师能力提升等指标,对服务成效进行科学评估,及时总结并调整优化。
  三、构建专业服务体系,提升干预效能
  在学校社会工作服务体系中,学校社工以专业服务为纽带,联结家庭与学校,激活协同育人力量,共同构建以学生健康发展为圆心的成长支持系统。
  (一)面向全体的普及预防教育
  定期面向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生命教育等讲座;面向家长开设家长课堂,针对各类不当教育理念,开展亲子沟通、情绪支持等亲职教育课程,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二)面向群体的团体辅导支持
  针对学业压力大、情绪困扰、人际困难、存在轻度行为偏差等特定群体学生,运用专业方法开展心理疏导、情绪缓压、学业支持等主题的团体辅导。
  (三)面向个体的精准个案管理
  建立筛查评估机制,对识别出的存在较严重心理、情绪、学业或行为问题的学生,建立“一人一档”,提供一对一个案服务。社工深入家庭和社区走访,全面评估学生状况,链接社会资源,协同监护人、社区等构建支持网络,进行精准干预,预防问题恶化。
  (四)面向危机的预警响应机制
  建立由驻校社工、学校心理辅导员、班主任及校领导共同参与的“预警响应机制”。驻校社工定期收集、分析、报告学生心理动态,对高风险个案及时预警,协同学校快速启动干预预案,防止恶性事件发生。
  (五)面向专业队伍的督导机制
  建立督导机制,培养、聘请一批专业学校社会工作督导,对驻校社工、学校心理辅导员、班主任等人员,就心理健康排查、风险预警、危机处置、疑难个案分析与干预等方面进行定期督导,不断提升学校社会工作队伍专业化水平。
承办单位: 主办: 教育局 协办: 社工部
答复日期:
答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