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提出者: 吴昊 提案号: 0440
标题: 关于推进我市海洋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提案内容:
  江苏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要求强化沿海经济带潜在增长极功能,支持南通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海洋旅游作为海洋经济行业的主导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南通海洋旅游特色鲜明,品味较高:滩涂湿地生态景观独特,海上辐射沙洲独一无二,吕四等沿海渔场生物资源丰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深厚,人文古迹众多,为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但同时南通海洋旅游产业也存在一下问题:
  (一)资源禀赋有限,旅游设施和服务有待提高。南通拥有绵长的海岸线,但93%都是粉砂淤泥质,形成了独特的“黄泥海岸”。再加上南通主城依江而生,因江而盛,海的存在感远不及长江。导致沿江地区相对拥有更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更完善的配套设施,而离主城区较远的海滨城区通常建设落后,服务能力不强。沿海快速路网密度仅为苏南的60%,3A级以上景区仅占沿海景区的28%,智慧旅游覆盖率不足40%。
  (二)产业基础薄弱,市场供需存在缺口。目前南通沿海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尚处于初步阶段,2022年,我市实现海洋产业增加值792.9亿元,占全省比重23.2%,全省最高,但同比海洋第三产业比重是最低的,不足50%。而11个沿海省市中的广东、上海、福建、山东、浙江的海洋第三产业比重均已超过58%。
  (三)宣传力度不足,地方重视程度不够。因一张“江浙沪旅游等级榜单”南通被戏称为“江浙沪唯一D级”旅游城市,被冠以“旅游荒漠”头衔。虽是戏称,但对比兄弟城市,南通的旅游表现在文化大省江苏中确实较为一般,缺乏特色和亮点。
  (一)科学规划,开发多维度海洋空间。结合南通沿海–近海–远海空间资源特征,深度发掘海域空中–水面–水下等海洋旅游空间,在滩涂赶海、滨海观光、海水浴场等传统旅游产品基础上,积极开发海上邮轮线路、海上运动休闲、低空观光娱乐、海域自由潜水、休闲渔业观光、海洋文化体验等新型产品,大力挖掘和培育海洋牧场、滨海湿地及国家海洋公园等海洋旅游功能,有效支撑高质量海洋旅游体验。
  (二)补齐短板,实施海洋旅游设施提质工程。一是完善旅游交通网络:建设沿海旅游专线,规划南通西站至吕四港轨道交通;开通海上巴士,建设启东圆陀角-如东小洋口-通州湾循环航线;完善慢行系统,建设100公里滨海骑行绿道。二是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建设智慧旅游中心,实时监测30个核心景区。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旅游体验。
  (三)江海联动,唱响“南通好玩”品牌。整合文旅资源,打造精品线路:结合沿江沿海的文旅项目,打造具有南通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如江海风情游、历史文化游、生态休闲游等。同时,推出“一票通”路线,方便游客游览。打造“大型活动+旅游”一站式体验:通过举办大型活动,如音乐节、文化节、体育赛事等,吸引游客参与,提供一站式体验。推出组合优惠套餐: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推出各种组合优惠和套餐,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加强与酒店、餐饮、交通等行业的合作,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四)多措并举,强化海洋旅游营销推介。发挥官网官号宣传效应:加强南通旅游官网和官方社交媒体账号的建设和管理,定期发布旅游信息、活动预告和旅游攻略,提升南通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与网络旅游平台合作:与携程、去哪儿、美团等网络旅游平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利用平台的流量优势,推广南通旅游产品和服务。优化在线预订系统,提升游客体验。拓宽推介渠道:通过举办音乐节、研讨会、展览等活动,吸引游客和业内人士的关注。同时,加强与媒体的合作,邀请知名博主、网红等参与南通旅游体验活动,通过他们的传播效应,扩大南通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承办单位: 主办: 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协办: 海洋发展局
答复日期: 2025-09-16
答复内容:
吴昊、陈思委员:
衷心感谢您对南通市文旅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您们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市海洋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经认真研究,我局会同市海洋发展局形成答复如下: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力突破重大产业项目,因地制宜打造“322X”临海产业体系,布局“一带一核三片区”产业空间,统筹推进港口、产业、园区等发展,全力刻画绿色景观生态带、先进产业创新带、活力共享风光带“三带”规划肌理,海洋城市人文经济在内的海洋强市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在海洋旅游方面,全市立足海洋文旅资源,推动渔港、滩涂农业、海洋体育、风电与旅游融合发展,建设“缤纷百里”海岸线,发展滨海度假、海洋观光、海洋运动、海洋节事,探索邮轮码头、游艇码头、滨海度假营地,打造小洋口、圆陀角、江海澜湾度假区及启唐城、栟茶古镇、张謇垦牧遗址等“引爆点”文旅项目。启东、海门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如东小洋口、启东圆陀角创成省级旅游度假区,通海垦牧遗址景区、苏中反清乡纪念馆创成4A景区,如东小洋口荣获“中国温泉之乡”“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启东市连兴港村、如东南渔村创成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通海垦牧遗址、万里长江入海口等18个“江海交汇”特色的景观入选江苏长江百景,南通海洋旅游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不断提升。
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全力落实2024年11月份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海洋强市工作推进会精神,紧扣市政府《关于推动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海洋强市的动方案》,认真吸收您们建议中的意见建议,持续从推动空间优化、强化特色空间塑造、发展现代海洋文化产业、打造新兴旅游目的地、强化海洋旅游营销等方面着手,推动全市海洋旅游高质量发展。
一是不断拓展海洋文旅新空间。着眼于扬子江世界级城市休闲旅游带、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廊道的打造,突出南通江海交融的城市特色和资源禀赋,精心编制《南通全域旅游发展规划》《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南通段)建设保护实施规划》,以生态保护修复为核心,因地制宜、分段定位,不断优化全市沿海的“生产、生活、生态”岸线比例,为南通文旅产业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空间。重点完成《南通临海地区空间与产业规划》,探索陆海统筹、江海联动、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模式与路径,突出文旅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研究,为南通沿海建设和“水韵江苏”南通沿海特色彰显提供战略引领和规划支撑。
二是全力构筑海洋文旅新链条。继续深化全市沿江沿海生态带建设,用好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江堤海堤路设计导则、旅游导览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导则,紧扣“缤纷百里”主题,将沿海海岸打造成为可车览、可骑行、可漫步的生态景观大道,将沿江沿海景区、度假区、涉海遗址遗迹、生态景观带、文化体验带等“串珠成链”。精心布置小洋口、江海澜湾、圆陀角等地的旅游驿站,打造一批自驾游基地和最美旅游风景道,努力构建国家级样板项目。强化智慧旅游建设,打造一批海洋智慧旅游精品景区。
三是突出建设海洋文旅项目建设。重点围绕休闲度假、海洋主题公园、海上运动、生态旅游、温泉养生、海鲜美食、海上风电、冷能利用、海洋文化研学等方面入手,全力做好海洋主题旅游项目的招引和落地服务工作。依托南通沿海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重点围绕如东小洋口旅游度假区、圆陀角旅游度假区、吕四渔港等,加快布局沿海区域一批具有示范性、带动性的重点旅游项目建设。
四是丰富海洋文旅新业态。整合资源创新,持续做优“长江口第一缕阳光(启东日出)”“海上迪斯科”等特色文旅新产品。围绕滨海沿线,布局开发健步走、骑行、帆船、水上、户外等特色运动项目。持续做好如东小洋口音乐嘉年华、小洋口风筝赛、圆陀角江海国际铁人三项赛等文体旅活动,吸引游客参与。推动圆陀角、小洋口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江海澜湾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努力新增一批高等级的旅游度假区、景区、旅游休闲街区,真正将南通海洋的生态“好水”变文旅“活水”。
五是聚力海洋文旅新营销。用好南通江海文旅资源,以南通江海国际文化旅游节为龙头,配套举办南通文旅乐购嘉年华等一系列宣传营销活动,常态化推出文旅活动惠民举措。强化与携程、同程等线上旅行商合作,推广销售南通优质海洋旅游产品。编排整合南通海洋旅游、乡村旅游新线路,做好对外推广。紧扣四季长红,围绕“春有花、夏有凉、秋有实、冬有暖”等主题,举办春季露营生活季、夏季首届全民赶海季、秋季江海美食季、冬季迎新年看日出等系列文旅促消费活动,构建近悦远来的全季活动体系,不断加强“江海有情 南通有请”旅游品牌营销。


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2025年9月4日


联系人:刘福根
联系电话:85099210
抄送: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员会
附  件: 70.对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0440号提案的答复.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