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提出者: 金志伟 提案号: 0441
标题: 关于提升南通市老旧小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力的建议
提案内容: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南通市老旧小区老年居民占比逐年攀升,居家养老已成为多数老年人的首要选择。近年来,我市在老旧小区改造中逐步纳入养老服务设施配套,为居家养老提供了一定基础,但从实际运行来看,老旧小区居家养老服务仍存在诸多短板,亟须针对性破解:
  一是服务设施“缺而散”。多数老旧小区因建成年代早、空间受限,养老服务用房规划不足,已有的日间照料中心、助餐点等设施规模小、分布散,难以覆盖全小区老年人。部分小区改造时新增的养老设施被挪作他用,实际使用率偏低。
  二是服务内容“浅而单”。现有服务多集中在简单的助餐、理发等基础生活照料,缺乏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精神慰藉等深层次需求服务。针对失能、半失能老人的上门护理、康复辅助等专业服务几乎空白。
  三是服务力量“少而弱”。小区内养老服务多依赖社区志愿者和少量社工,专业护理人员匮乏,且缺乏稳定的薪酬保障和培训机制,服务队伍流动性大。社会组织参与度低,市场化服务因盈利空间小而不愿进入。
  老旧小区居家养老服务是养老体系的“最后一公里”,只有从细微处着手,精准破解空间受限、服务不足、力量薄弱等难题,才能让老旧小区的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有品质、有温度的养老服务。因此建议:
  一是盘活空间资源,织密服务设施“一张网”。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通过“拆违建、腾空间、换用途”等方式,在小区内集中规划建设标准化养老服务站,确保每百户老年居民拥有不少于20平方米的养老服务用房。整合小区内闲置的自行车库、闲置公共用房等资源,改造为嵌入式护理站、康复活动室、助浴点等,实现“小而精”的设施覆盖。建立设施使用监管机制,对挪用养老服务设施的行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保障设施功能落实。
  二是聚焦精准需求,丰富服务供给“菜单库”。开展老旧小区老年人需求专项调研,按“基础服务保基本、专业服务解难题”原则,制定个性化服务清单。基础服务方面,优化助餐配送,联合辖区餐饮企业推出“老年营养套餐”,提供上门送餐服务;拓展生活照料,定期组织理发、洗衣、家政等便民服务进小区。专业服务方面,引入医疗机构在小区设立日间护理站,配备医护人员提供慢性病管理、康复理疗、上门换药等服务;链接专业养老机构,为失能老人提供“喘息服务”“短期托养”等。
  三是整合多方力量,构建服务支撑“共同体”。强化党建引领,推动社区党组织、小区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联动,将养老服务纳入小区管理重点内容。建立专业护理人员培养引进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岗位、给予培训补贴等方式,吸引持证护理员入驻小区服务,并建立薪酬增长和激励机制,稳定服务队伍。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培育本土养老服务社会组织,开展“银龄互助”“邻里照护”等志愿活动,形成“专业人员+志愿者”的服务梯队。
  
  
承办单位: 主办: 民政局 协办: 住房城乡建设局
答复日期:
答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