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提出者: 朱玉强 提案号: 0447
标题: 抢抓向海发展机遇 打造国家级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标杆
提案内容:
  向海发展是南通未来最大的经济增量和潜力所在,建设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系统工程,需举南通全市之力靶向攻坚、协同推进。
  (一)打造一流港口硬核实力
  1.港口基础设施现代化攻坚。全面推进通州湾新出海口建设,构建港口高效集疏运体系,建设服务临港产业发展、服务长三角及长江中上游地区产业港。集中力量深耕通州湾深水航道、大型专业化码头(尤其服务于风电装备、矿石煤炭、高端装备运输及LNG泊位)建设,推动南通第一个20万吨级深水海港码头——通州湾主体港区三港池1#-3#码头投产使用,前瞻性布局“新基建+智慧港口”示范工程建设。
  2.集疏运体系立体化优化。加快完善江海河、公铁水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扎实推进沿海、沿江、内河关键节点工程;强力推进通州湾疏港铁路专用线、疏港高速公路网建设。大力发展江海河、海铁、海公等多式联运模式,显著提升多式联运占比。加快推动内河航道网络提档升级,畅通“海进江、江出海”微循环,实现三级航道全面通达通州湾港区。
  3.智慧绿色港口标杆化引领。加快实施南通港“三升级一改造”工程(航道升级、装备升级、管理升级、流程改造),全面建成覆盖全港的智能化生产运营管控平台(TOS升级),实现作业流程全数字化、可视化、可预测。大规模应用岸电、清洁能源机械,布局分布式光伏、储能设施,打造“零碳码头”示范样板。
  (二)构建现代海洋产业集群引擎
  1.聚力发展高端临港制造。推动临港产业和海洋产业协同发展,加快打造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万亿级临港产业新基地,建设大宗商品进口、储运、加工、贸易中心。以港口为依托,精准招引和培育海工装备、高技术船舶、海洋新材料、海洋牧场、新型储能等领域的龙头项目与“专精特新”企业。推动形成“港口+制造基地+研发中心”的产业生态链,打造长三角乃至国内有一定影响的重大件设备接卸首选港、枢纽港。
  2.加速壮大海洋新兴产业。全力服务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发展,建设华东风电装备出运母港和专业运维基地。探索发展海水淡化、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等潜力产业。依托港口腹地,规划建设海洋科技创新孵化园区。
  3.提档升级现代航运服务。大力发展航运交易、航运经纪、航运金融、海事法律等高端航运服务业。吸引国际知名船公司、物流集成商在南通设立区域总部。
  1.规划引领:建议将“打造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作为南通市“十五五”规划核心战略目标,出台专项规划和配套政策体系。支持将通州湾深水航道、疏港铁路、物流枢纽等关键项目纳入国家重大项目库,争取上级资金补助与政策支持。
  2.政策创新:试点"海洋产业用地用海负面清单",对风电装备制造等项目实行"拿海即开工"。
  3.要素保障: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在通关模式创新(如“船边直提”“抵港直装”全覆盖)、跨境数据流动等方面争取先行先试;深化“沪通快航”“联动接卸”等运作模式;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专项用于临港产业;探索"港口+光伏"立体用地模式。
承办单位: 主办: 海洋发展局 协办:
答复日期:
答复内容: